(续《乔伊》,第四章1)(原创)
从香港出发,海上的一切倒也顺利,可是李黛和乔伊的心情不好。陈意映和她宝宝的影子一直在脑子里晃来晃去。林觉民能回家看宝宝?不可能了!办大事的人都得跟刀枪连在一起吗?这是乔伊的第一感觉。李黛贴在窗口,看海,看海,还是看海。乔伊走近她,轻轻牵她的手。李黛明白乔伊心中想着什么。
报纸,船上哪儿有?想到乔伊在长大,应当对她说一说。
“乔伊,国家是什么,你说说。”
“我们是中国人,我们的国家就是中国。现在去法国,那儿是法国人的国家。”
“大家有吃、有穿、有事做,孩子有书读,别的国家不敢来欺负我们,这样的中国才叫中国!”李黛说得激动起来,把乔伊的手都握痛了。
乔伊听着听着,想着想着,就问:“我们国家怎么不能这样呢?”
“林觉民他们想的就是要国家能这样。”
“怎么能?”
“选出好的带头人,带着大家去做,慢慢地国家就会好的。”
“觉民叔叔受伤了,怎么办?我们还跑到法国去,这样行吗?”
李黛心里觉得不行,提起林觉民就揪心,但女子救得了他们吗?两人沉默了。想着林觉民和陈意映宝宝他们,心中总是不安的。李黛轻轻念了一声宝宝,嘘口气,又是沉默。还是想再说些,她想到法国,还是想再说些,就说了:“共和了,像法国,有宪法,国家才能办事啊。”
“共和?什么是共和?”乔伊问。
“国家的事,大家商量着做。没有皇帝,更没有皇帝一个人说怎么办就怎么办。”
李黛说了这许多,乔伊当然会有她懂得的东西。李黛再说的是乔伊去法国读书的事情:“在法国读书吧,快快长大吧乔伊。法国共和的好处你会很快了解的。人家巴黎在建最豪华的大桥,俄国皇帝都送巴黎建桥的装饰品,而我们国家现在在打仗!正在死人!”
“我们国家会好起来的。”
李黛心里高兴:“看你的,乔伊!”她看着海的那一边,指给乔伊看:“法国对面,还有个英国,也像法国一样,共和带给他们好处了!”
“英国?严复先生在那里不是?”
“是啊,《天演论》啊!”
“我们要去看看英国吗?”
“有机会都要去!林则徐大人说过:‘苟利国家生死以,’......”
乔伊早会背了,紧接着与李黛一起说出下半句:“‘岂因祸福避趋之’。去另一个国家还会怎样?”
希望李黛在法国长些时间,有李黛,她什么都不怕。她问:“这回在法国能不走吗?”
“我也想和你在一起,不知道行吗。不过有圣母院,你读书就是了。”她抚摸着乔伊的一只手背说。
(待续)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