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弃的小苑铁栅栏门一瞥
野花、白蝶的世界
荒径的思考(原创)
武夷山——世界“双遗”地,号称“国茶”的“大红袍”就出自这里。唐朝就有详细记载当年制此茶的记录,今天每20克可竞拍到18万元!
千百年来,因“大红袍”而掀起的推崇热潮,此起彼伏!
可当人们聚到原生“大红袍”茶树生长的高崖下,见到仅有数株的倩影时,想到的是清冷、清寒、清寂。
或许正因为耐得冬寒,熬得夏炎,守得落寞,成就了“大红袍”的好品性。可它对人间的事,知否?知否?人间的热浪与茶本身的现实,存在着何等巨大的反差!我自然心存疑惑。
偶然的机会,就在全国著名的度假村,我误入了一条荒径。
野草丛生,乱花肆意张扬的尽头,是江南园林式的小苑,巴满爬山虎,窗棂外的垂帘,是它心形叶子织成的。苑门紧闭,阶前堆满枯叶,“人面不知何处去” !
好容易才转出荒径外,回头看去,铁栅栏的门,颓败、歪斜,野藤蔓把它作为支撑,攀爬疯长!
这被时光遗忘的地方,想来本也是何等的繁华,红男绿女,熙来攘往,婆娑树影里爱语喃喃;繁花似锦的幽径,筛满和煦的光斑;蜂携蜜,蝶含粉,鸟语虫鸣,诸凡都显现出百媚千娇。也许在寒冬腊月,江南也不会忘记把梅的清香,山茶的艳丽献给这儿生机勃勃的一隅。
是什么让这儿的一切,如今翻了个个儿?
废弃!人为的废弃,自然的废弃,一句话,不适者不生存,是这样吗?
我想,废弃是有粗暴的,也有温柔的。粗暴的不必说,温柔的,是因为主人有更大的空间,就让这儿暂时“休眠”些时吧。而真实的效果会是什么?
联想到让人们感到“三清”的高崖“大红袍”原生树丛,不管人间三月芳菲尽,还是谷盈野,鸡豚满栏,它汲取自然的精华,坚持自己的修炼,不管人世间的造势,终于变成了千年的尤物。但是,人为的繁华,怕不尽然如斯啊!愿再造的繁华,能指日可待!
评论